当前位置:主页 > 影视资讯 > 影视资讯 > 从《八佰》看电影:IP和卡司流量在向内容深度转变
从《八佰》看电影:IP和卡司流量在向内容深度转变
- 编辑:海纳影讯
- 阅读量:
- 发布时间:2020-08-25 13:35
作为院线重启后首部国产大片,《八佰》确实不负众望,尤其在爱国主义题材下,再因内容的深度和质量催生了今年的第一部电影爆款,同时也带给了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第一场盛宴。
01、为什么《八佰》能成为爆款电影?
影片从点映起便一路以来收获“演技派豪华情结”、“IMAX视觉奇观”、“硬汉落泪”、“再次被唤醒民族情怀”等满满好评。
抛开华丽的特效和部分瑕疵而言,有观众表示,宏大战场下的立体动人众生相,基本上做到了千人千面。更有二刷的观众觉得,第一遍看到了震撼战争,但第二遍看清人物与细节。这也是《八佰》能够吸引观众的地方所在。
《八佰》之所以受到欢迎,其实这些都归功于影片内容的深度和质量。正是由于《八佰》在内容上下足了功夫,让观众在观看过程引起共鸣,才会形成好的口碑,不断传播,最终成为爆款电影。
可见,在最近几年电影行业凛冬下,过去仅依靠IP和明星流量带动电影成为爆款的逻辑在逐渐改变,现在唯有内容做到了深度,方能取得观众欢迎并买账。
02、过去电影制作注重IP和卡司流量,忽视内容深度
我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增长主要经历了2个阶段,分别是2012- 2015年只注重渠道粗放式扩张忽视内容质量生产到2015-2019年内容驱动缓慢渐进,分别对应总票房(含服务费)复合增速为38.4%和9.7%。
前阶段渠道粗放式扩张依靠的是大规模的影院数扩张去增加票房数,而后阶段是基于影院数量饱和前提下,渠道扩张红利不再,才开始转向内容深度发展,借此通过提升上座率去增加票房数。
由于在过去国内很多电影基本上都不考虑观众的感受,忽视内容的深度,只是通过堆叠大量的IP和卡司流量头衔进行粗放式生产,以幻想着观众们乖乖为自己所喜欢的IP和卡司流量进行掏钱包买单,同时依靠渠道扩张还可以获得不菲的票房。但是在缺乏内容深度下,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观众并不买账的,因此整体上造成国内人均观影次数都非常低。
据统计,直到2019年,我国内地人均观影次数仍然不高,也就仅为1.23次,相比美国和韩国,他们分别达到了3.78次和4.34次。
03、现在电影爆款逻辑改变,由IP转向内容本身
在经历了前几年电影投资热钱的涌入后,2016年后电影投资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行业重新回到对电影质量的关注上。从2017年开始,由前期注重IP和卡司转向内容本身。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观影市场的成熟,加上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观影群众的审美偏好开始逐步转变,影片质量带来的口碑传播成为他们选择是否去影院观看影片的重要指标。
如果以豆瓣评分来衡量影片的口碑和内容质量的话,可以发现从2017年以来,年度票房排名前10影片豆瓣评分也在逐年提升,其中国产电影的提升幅度更加显著。具体为2019年排名前10国产和进口影片豆瓣评分的算数平均值分别为7.36和7.40分,已相差无几。
目前,观众对于影片的选择上关注影片质量多于关注影片题材类型,只要影片质量上乘,即使是原本被市场看作冷门的影片也能够获得超高的票房。
比如,光线传媒在2019年凭借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这类本属于比较小众的电影,却依然依靠优异的影片质量成为了当年的票房冠军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当IP和卡司下沉到内容本身的时候,内容深度和质量自然形成一个好口碑,而好口碑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影院,从而提高上座率,最终带给影视公司更多的票房。这才是目前电影投资的新逻辑。
04、依靠内容质量收获好口碑的公司
在IP和卡司持续向内容深度转化下,未来票房增长主要依靠电影内容供给整体质量的提高,从而驱动人均观影次数和上座率提升,最终反馈到票房。
目前,光线传媒是能够持续相对稳健产出优质内容作品的影视制作龙头公司。
比如,2019年公司发行电影总票房排名第三,主要出品电影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疯狂外星人》、《银河补习班》等,这些电影当年在市场上都倍受国内观众买账,并取得不错的口碑。尤其《哪吒之魔童降世》实现票房50亿元,获得票房总冠军。
此外,在过去,光线传媒2015年的《港囧》,2016年的《美人鱼》、2018年的《唐人街探案2》等等都是在内容深度和质量方面表现得比较好的作品,而且取得的票房也相当不错。
电影合作-相关问答
-
什么是联合出品人?
制作电影的影视公司叫出品方,合作电影的影视公司叫联合出品方,而我们个人合作者参与之后就是联合出品人。
-
电影收入是怎么算的?
第一是票房收入,电影上映之后所售出的票房减去电影院分成减去影视基金和影视税收剩余的百分之38就是票房的收入。第二是网络点击收入,第三是广告植入,每一部影片当中都会涉及到广告,这一块的广告费也是计入收入当中的,第四是版权费用,第五获奖,电影参加电影节,获奖也是有收入。
-
影视合作应该注意哪些低端骗局?
1.已经上映过的电影还在筹资,这一类是骗局 2.短周期7-15天,1-3个月拿到收入返点的是骗局 3.APP,微信公众号和网页,直接充值合作是骗局 4.高回报率,门槛低,几百、几千就能够,且回报率惊人的是骗局 5.微信陌生好友的内部份额,保密协议是骗局 6.无拍摄许可证,无广电局备案是骗局
-
如何看一部电影是否值得合作?
1.主创背景;2、发行方;3、近期电影大市场的收入。
-
影视合作靠谱吗?会不会被骗?
靠谱的当然有,但是不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影视合作一般有这几个特点: 1.公众号或是APP小额合作,没有任何合同证明与证明 2.以出售门票方式告诉你是版权,其实并不是 3.网站合作,金额自己掌控合作多少没有限制,占影片版权的份额没有证明。 4.正常的影视合作周期是4-18月,所以太短的话不是过长也不可能超过18个月。


